本文轉自:人民網-湖南頻道
獨具特色的兔年非遺文創。受訪單位供圖人民網長沙1月27日電 春節假期雖已接近尾聲,長沙的旅游熱潮卻并未下降,各大景區依然人潮涌動。位于橘子洲上的長沙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借助景區地理位置優勢,融合自身文化特質,推出了一系列集觀賞性、互動性、趣味性于一體的文旅惠民體驗活動。
據長沙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工作人員介紹,每天早上九點半開館,十點館門口便排起長隊。據統計,大年初三開館以來,1月24日進館人數就達到11000余人,1月25日13000余人,1月26日12000余人,連日來每天進館游客都突破了萬余人,比往年春節假期參觀人數增加了十倍。
館內游客觀看著一件件珍貴精美的非遺作品,聽講解員講述長沙非遺人的匠心傳承故事。除精彩的基本展陳外,在春節期間,長沙非物質文化遺產館策劃了以生肖“兔”元素為主題的“以兔之名 星城有禮”——長沙非遺文創展,不僅有非遺大師作品驚艷亮相,大批非遺新生代傳承人也順勢推出兼具設計感與實用性的兔年非遺文創,吸引了大批游客的目光。
與展覽區緊緊相連的“長沙非遺匠人坊”消費勢頭人氣旺盛。不少游客在游覽完文創展后,紛紛去“長沙非遺匠人坊”進行咨詢購買。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湘繡的擺件、首飾盒、掛飾、長沙窯銅官陶瓷的茶具、瀏陽夏布包、和香香囊等傳統與現代碰撞融合的非遺文創產品深受游客親睞,不少外地游客還關注線上平臺,方便日后繼續購買。今年春節假期以來,線上線下累計銷售額已突破了10萬元,銷售了8000多件非遺文創商品。
同樣在館內二樓的非遺傳習所內,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歡度新年·喜迎新春”樂玩非遺惠民非遺體驗活動也是人潮如織。長沙棕葉編、長沙剪紙、長沙謎語......諸多非遺傳承人在此教學,游客進館便可免費體驗,親自動手制作獨一無二的非遺新年禮物。
長沙謎語市級代表性傳承人喻繼賢特意創作了上百條融入長沙本土地域知識的原創謎語,并在開啟了現場分組有獎競猜比賽模式,競猜之余還對長沙本土文化進行講解解答,吸引了大批游客參與互動。
在長沙文旅市場強勁復蘇的勢頭中,長沙非物質文化遺產館推出了系列接地氣、聚人氣、有新意的文旅惠民活動,讓非遺+旅游為春節假期增添一道文化靚色。
獨具特色的湖湘傳統文化強勢回歸,讓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觀眾在館內實現賞玩學品購“一站式”體驗,品味中國年長沙味,在橘洲之上的長沙非物質文化遺產館里歡度文化年。(林洛頫、宋林)
兔年非遺文創品吸引了眾多游客。受訪單位供圖兔年非遺文創作品。受訪單位供圖游客與兔年非遺文創合影。受訪單位供圖游客在參觀非遺文創展。受訪單位供圖游客在選購非遺文創產品。受訪單位供圖長沙剪紙傳承人在進行教學。受訪單位供圖
一縷清香、一匹藍布、一張紅紙……在距離長沙市區僅一小時車程的寧鄉市大成橋鎮,匯聚著溈山制香、植物染豆花布和非遺剪紙三種非遺體驗。該鎮以農文旅結合的創新方式吸引八方來客,成為鄉村旅游的新名片。
人生七十古來稀,而今年已70歲高齡的“撲蝴蝶”非遺文化表演者李廣武卻像個生龍活虎的年輕人,每日輾轉騰挪,又撲又跳地活躍在古城非遺展演現場,成為古城游的一道亮麗風景,深受中外游客喜愛。
明天就是中秋節了,待在長沙,中秋節該怎么過呢?記者特意搜羅長沙各景點在中秋期間的特色項目,如果你正在犯愁,不妨參考一下哦。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將舉行“中國中秋節”申遺萬人簽名活動,活動現場還將為湘西失聰兒童進行捐贈。與此同時,園內還準備多個
西安飯莊創建于1929年,由陜西民間名廚匯聚而成,是陜西省西安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單位,其陜菜和陜西風味小吃制作技藝被列入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面對非遺文化傳承人這個稱號他是這樣說的,“我只是一名廚師。中國是文化大國,西安是文化之都,常
館內展陳集圖文、實物、視聽、手作和交流于一體,體現了“非遺盛宴、古都寶典、活態體驗、多維呈現”的鮮明特色;通過“非遺館探秘”“劇本殺”等新型表現方式,促進非遺融入生活,成為時尚,推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