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旅部發布關于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包括代表性項目名錄185項和擴展項目名錄140項。其中,6項中醫傳統制劑方法入列擴展項目,上市公司精華制藥再次上榜。
截至第五批國家級非遺名單出爐,共有10余家醫藥類上市公司擁有“非遺產業”,而白云山、中新藥業、廣譽遠以及精華制藥擁有不止一項“非遺產業”。其中,精華制藥的王氏保赤丸則是今年的新入列項目。
打開鳳凰新聞,查看更多高清圖片數據來源:上市公司公告
王氏保赤丸是精華制藥的獨家品種,其制作工藝為國家機密級,是根據清代南通名醫王臚卿祖傳九世秘方,并由其嫡孫,王氏第19代傳人、首屆國醫大師、中國中醫方劑學創始人王綿之先生監制的純中藥胃腸動力藥。
2019年7月6日,北京中醫藥大學、中國中藥協會聯合舉辦“國醫大師王綿之學術思想傳承與創新研討會”。會議首次提出王氏保赤丸為“中華第一丸”的概念。
王氏保赤丸為世上現存最輕的微丸,突破了兒童不宜服用丸藥的傳統觀念。細小如芥的藥丸能瞞過嬰兒畏苦的本能,以精準的劑量給藥。同時,王氏保赤丸創造性地應用了控釋速釋制藥技術,巧妙地應用天然崩解劑以及結構藥劑學技術,使藥物快速穩定釋放,是可考證的最早的控釋速釋制劑雛形,遠遠早于西方緩控釋制藥技術
微丸制作更是一門絕活。泛丸是一項古老的中藥制劑技藝,它巧妙地利用離心力讓藥丸變得渾圓,以水為粘合劑,讓藥粉逐層黏裹在藥丸上。王氏保赤丸需要以特殊的順序,分66次添加原料藥粉,而每次添加的增量需控制在0.01毫米之內。因此,從母丸到成品,僅增加1毫米,卻需要5天時間打磨。
如今,精華制藥200多種藥品生產線已進入電子控制程序,但王氏保赤丸仍然采用古老的泛丸鍋。配料、打粉、糅合等工序,仍堅持手工操作,炮制方式“一成不變”,使這款進入國家級保密配方的非遺名藥在中醫藥大家庭中尤為可貴。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1年,精華制藥的季德勝蛇藥制作技藝就入選了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季德勝蛇藥片為國家絕密級工藝、配方,是根據中國醫學科學院特約研究員,著名蛇醫專家季德勝祖傳六世秘方研制而成。其具有獨特的解毒止痛功效,除了傳統的抗蛇毒作用,還具有抗病毒、抗癌毒、抗過敏、鎮痛及鎮靜作用,用于各類皮膚病及疼痛性疾病治療,被列入由中華中醫藥學會主編的《中醫臨床診療指南釋義》,用于治療帶狀皰疹以及流行性腮腺炎。
在長沙瀏陽,張坊鎮上洪村道官沖非遺生態村正以豐富的體驗項目帶領游客“玩轉”非遺。這是五一期間研學館與篷蒲皮影合作推出的新體驗。據了解,道官沖目前正在建設活字印刷研學館與皮影戲館,以期為游客了解學習傳統文化、非遺生態提供更多元的選擇。
據了解,此次被授予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崖柏根雕,還有專門的收藏協會名為保定市崖柏收藏協會,該協會于2021年4月份成立,協會的成立使保定市崖柏行業有了專業的協會指導,眾多喜歡崖柏、收藏崖柏的市民也有了專業的知識交流平臺。除此之外,
曹靜怡)日前,第九批金華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公布,這批名錄共認定非遺代表性項目47項。如今,金華酸茶基地依托婺城區塔石鄉獨特的生態環境,每一道工序嚴格遵循古法,精益求精。從民間技藝到一項非遺名錄,這項習俗濃縮了千年農耕文明的生存智
首先登場的諸城茂腔小戲《諸城燒肉》,是最讓本地市民感到親切的非遺項目。諸城剪紙、諸城綠茶、諸城燒肉等非遺項目,也用不同藝術方式,向濰坊市民進行了展示。
近日,2025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東莞主會場系列活動啟動,此次活動以“融入現代生活——非遺正青春”為主題,并對東莞市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及傳承人頒牌,中堂新晉的臘風腸制作技藝項目、“百歲”制作技藝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羅運娣正式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