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一周資訊
5.17-5.23
四川非遺
01
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基地檢查組實地考察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為進一步加強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促進四川非遺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根據省委宣傳部《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基地建設實施方案》相關要求,省非遺保護中心積極開展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基地申報相關工作。5月20日,省非遺保護傳承基地檢查組一行到省非遺中心進行實地考察并召開了省非遺保護中心建設省非遺保護傳承基地檢查工作會。
02
“禮贊建黨百年,傳承文化經典” 2021康定“四月八”跑馬山轉山會舉行
5月19日,第十一個旅游日,以“禮贊建黨百年,傳承文化經典”為主題的2021康定“四月八”跑馬山轉山會在康定舉行。活動通過旅游資源靜態觀賞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康定轉山會的活態展示,傳承發揚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助推康定文化旅游品牌建設。
03
全國首次!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拉孟繪制唐卡版《紅船精神》
5月17日,四川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藏族唐卡(噶瑪嘎孜畫派)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拉孟帶領學生公西龍布、洛絨益西精心繪制著表達“紅船精神”的唐卡作品,以此獻禮建黨百年。
04
四川揚琴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吳瑕用音樂電影《驚夢三星》帶領觀眾走進三星堆
在5月18日第45個“國際博物館日”到來之際,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四川揚琴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吳瑕在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四川省文物局、四川省曲藝研究院和三星堆博物館的大力支持下制作的第二部音樂電影《驚夢三星》順利完成拍攝和后期制作,并正式推出。同時,歌曲《高陽臺·驚夢三星》也在各大音樂平臺同步上線。這一次,吳瑕將化身三千年前的美麗祭司,透過文物修復師的夢境,帶領觀眾走進三星堆。
05
北川非遺傳承人應育炳自創羌族打岔作品宣講黨史
近日,北川非遺傳承人應育炳用四川省市(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打岔,將紅軍在北川英勇戰斗的歷史和艱苦奮斗的精神傳遞給廣大群眾。作為羌族地區特有的一種傳統曲藝,打岔的創作內容靈活多變,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傳唱度極高,深受當地百姓的喜愛。
06
三臺縣七一小學以非遺剪紙“剪”出黨的百年歷程
綿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基地三臺縣七一小學,堅持以四川省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三臺剪紙為載體,傳承非遺經典。5月17日,七一小學組織學生在新落成的黨史剪紙藝術館里用100幅剪紙作品,再現了走過的100年光輝歷程。
07
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普及教育示范基地授牌儀式在成都市第十三幼兒園成功舉行
13日,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普及教育示范基地授牌儀式在成都市第十三幼兒園成功舉行。活動上,幼兒為嘉賓介紹了非遺項目皮影戲,進行了扎染、糖畫、燈片皮影的制作,并表演了川劇變臉。“非遺傳承從娃娃抓起”,掛牌示范基地將持續擴大非遺影響面,促進非遺傳承與發展。
08
成資川劇藝術家同臺獻藝 資陽河流派川劇走進校園
5月18日,雁江區戲曲進校園活動的首站走進航向學校,通過觀看川劇表演、繪制川劇臉譜等形式讓學生充分了解戲曲、感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川劇的魅力,激發學生愛國愛黨愛家鄉的美好情感,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09
彩燈博物館"彩燈非遺+科普"流動博物館走進榮縣古文鎮小學
5月17日,四川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燈會(自貢燈會)和四川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自貢彩燈傳統制作工藝傳承保護單位——彩燈博物館打造的“彩燈非遺+科普”流動博物館,走進四川榮縣古文鎮小學,讓該校200多名師生近距離感知自貢彩燈文化,領略自貢彩燈的獨特魅力。
作者/來源:四川非遺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在東北長白山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漢族和少數民族共同棲息,創造了燦爛的文化。他這一學才知道,原來王成貴的老叔在一家大糖坊里當案子師傅,他打小跟老叔學吹糖人,動物、人物、花草都會吹捏,甚至會動會走。再說,這手藝也是老人一輩子傳下來的玩藝呀。
紫砂作為中華藝術的一枝奇葩,反映了中國文人的審美趣味,蘊含著濃厚的本土美學精抻,是我國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文人墨客為紫砂壺撰寫壺銘,或以書畫入壺,使壺藝兼文學書畫篆刻于一體,從而提升了茗壺的文化藝術品位、使其蘊含了更深厚的文化內涵。
曹靜怡)日前,第九批金華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公布,這批名錄共認定非遺代表性項目47項。如今,金華酸茶基地依托婺城區塔石鄉獨特的生態環境,每一道工序嚴格遵循古法,精益求精。從民間技藝到一項非遺名錄,這項習俗濃縮了千年農耕文明的生存智
近日,2025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東莞主會場系列活動啟動,此次活動以“融入現代生活——非遺正青春”為主題,并對東莞市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及傳承人頒牌,中堂新晉的臘風腸制作技藝項目、“百歲”制作技藝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羅運娣正式獲
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十笏園非遺空間,了解下這四項最新獲選的非遺項目吧~同時還設有拉胚成型體驗、文創手作陶藝體驗和陶印兩項非遺體驗區,旨在深入挖掘傳承濰坊陶藝文化歷史,向學員們傳授非遺知識,讓他們可以在濰坊不出遠門,親自參與制作和體驗,親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