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2月2日訊(記者 柳鶯)非遺煥新生,國潮進行時。2月1日,2023年“煥新非遺”全國影像展暨非遺論壇活動在長沙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非遺項目傳承人齊聚一堂,共同探討非遺發展。中藥“老字號”葉開泰、“蘇恒泰”油紙傘、武漢面塑等3個武漢非遺項目參與“煥新非遺”全國影像展。
非遺論壇活動現場。 本文圖片均由巨量引擎提供
“煥新非遺”公益行動自2021年11月啟動以來,深入長沙、廣州、武漢、蘇州等多個城市采風,通過一系列扶持計劃,幫助全國數十名非遺傳承人及眾多非遺項目煥發新的生命力。去年,在武漢城市采風活動中,探訪了中藥“老字號”葉開泰、“蘇恒泰”油紙傘等非遺項目以及“80后”武漢面塑代表性傳承人劉潔,現場展現了精湛的非遺技藝。
本次活動是該行動的收官之作,對一年多時間所作的工作進行了回顧與總結,并對中國非遺未來的發展進行展望,旨在發掘非遺的文化魅力,促進非遺商業化發展,讓更多非遺被看見、被激活、被傳承。
陳琨,收藏文化推廣人。(主持河南衛視鑒寶節目《華豫之門》十七年)
非遺論壇上,非遺傳承人、專家學者與媒體從業者就“非遺如何依托抖音等平臺,飛入尋常百姓家”等議題進行了深入交流,并發布了《2022巨量引擎非遺白皮書》。
《2022巨量引擎非遺白皮書》數據顯示,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1557個國家級非遺項目的抖音覆蓋率達99.74%,國家級非遺項目視頻播放量總數超3726億,被看見后沉淀下的點贊量超94億。
在潮宗街啟動的2023年“煥新非遺”全國影像展是本次活動的亮點之一。中藥“老字號”葉開泰、“蘇恒泰”油紙傘、武漢面塑等3個武漢非遺項目參加此次影展。
2023年“煥新非遺”全國影像展現場,參觀影展的人絡繹不絕。
依托于潮宗街的火爆人氣和深厚的藝術底蘊,參觀影展的人絡繹不絕。一位興致勃勃觀展的市民就向記者表示,自己家住潮宗街附近,知道有這樣一場影像展,便特地來看看。古色古香的街區與沉淀深厚文化的照片相得益彰,漫步街區、欣賞照片可以說是一場難得的享受。據悉,本次影像展將持續至2月5日。
“80后”武漢面塑代表性傳承人劉潔影像。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一直以來,非遺都是中國文化建設領域的重心之一。全國各族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實踐中創造的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民族智慧與文明的結晶,也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國一項未曾間斷的事業,一代代非遺傳承人用精湛的技藝和滿腔的熱情守護著無數中華民族的瑰寶。
中藥“老字號”葉開泰、“蘇恒泰”油紙傘影像。
“非遺需要被看見,進而才能被了解、被熱愛。”巨量引擎相關負責人表示,“煥新非遺”公益行動正是通過凝聚政府、媒體、民間組織等多方力量,借助互聯網平臺力量,創新非遺保護與傳承,同時通過一系列扶持計劃和數字化、商業化運作,幫助非遺項目煥發新的生命力。
【編輯:肖翩】
更多精彩內容,請在各大應用市場下載“大武漢”客戶端。
舉報/反饋
人生七十古來稀,而今年已70歲高齡的“撲蝴蝶”非遺文化表演者李廣武卻像個生龍活虎的年輕人,每日輾轉騰挪,又撲又跳地活躍在古城非遺展演現場,成為古城游的一道亮麗風景,深受中外游客喜愛。
在長沙瀏陽,張坊鎮上洪村道官沖非遺生態村正以豐富的體驗項目帶領游客“玩轉”非遺。這是五一期間研學館與篷蒲皮影合作推出的新體驗。據了解,道官沖目前正在建設活字印刷研學館與皮影戲館,以期為游客了解學習傳統文化、非遺生態提供更多元的選擇。
據了解,此次被授予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崖柏根雕,還有專門的收藏協會名為保定市崖柏收藏協會,該協會于2021年4月份成立,協會的成立使保定市崖柏行業有了專業的協會指導,眾多喜歡崖柏、收藏崖柏的市民也有了專業的知識交流平臺。除此之外,
曹靜怡)日前,第九批金華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公布,這批名錄共認定非遺代表性項目47項。如今,金華酸茶基地依托婺城區塔石鄉獨特的生態環境,每一道工序嚴格遵循古法,精益求精。從民間技藝到一項非遺名錄,這項習俗濃縮了千年農耕文明的生存智
首先登場的諸城茂腔小戲《諸城燒肉》,是最讓本地市民感到親切的非遺項目。諸城剪紙、諸城綠茶、諸城燒肉等非遺項目,也用不同藝術方式,向濰坊市民進行了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