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廣東東莞向海內外征集非遺文化創意產品
中新網東莞5月28日電(李映民 李純)國貿城杯?東莞第二屆非物質文化遺產創意產品大賽啟動儀式28日在廣東東莞舉行。大賽將通過線上征集非遺創意作品,線下進行評選、比賽的方式,向海內外征集東莞非遺文化創意作品,讓東莞的非遺文化在新生代設計師的設計眼光下煥發出新光彩。
據主辦方介紹,本屆非遺創意產品大賽旨在保護、傳承和弘揚東莞非物質文化遺產,秉承“傳承東莞非遺文化、推動文化創新潮流”的宗旨,大力提倡與推進社會創新理念,煥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機。
比賽的作品分為設計類、工藝美術類、影視動畫類,參賽者可任意選擇作品類別參與比賽。大賽要求參賽的作品要以“城市禮品”為主題,以東莞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創作原型,凸顯傳承與弘揚嶺南優秀傳統文化精髓的中心思想,蘊含東莞非遺元素,創意獨到,設計新穎,具有一定的時代文化內涵、良好的藝術品位和當代審美意趣。在創作與設計理念、用材用料、造型形態、工藝技術及應用設計上,參賽作品要有所創新突破。
東莞第二屆非物質文化遺產創意產品大賽啟動儀式28日在廣東東莞舉行。圖為現場用創意方式傳承東莞非物質文化遺產。 李映民 攝
東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作為珍貴的文化信息資源,在傳承東莞本土文化、推動文化創新潮流中起著重要作用。為了更好傳承發展東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本次賽事的獲獎作品將投入市場,進行生產性保護。
在網絡評選期間,主辦方將同時啟動向社會各界征集愿意投資東莞非遺文創產品的企業,進而篩選出相關企業作為本次大賽的路演評審團。主辦方表示,希望通過路演,力爭把獲獎作品轉化為有商品屬性的東莞藝術品,將東莞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東莞制造結合起來。(完)
人生七十古來稀,而今年已70歲高齡的“撲蝴蝶”非遺文化表演者李廣武卻像個生龍活虎的年輕人,每日輾轉騰挪,又撲又跳地活躍在古城非遺展演現場,成為古城游的一道亮麗風景,深受中外游客喜愛。
在東北長白山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漢族和少數民族共同棲息,創造了燦爛的文化。他這一學才知道,原來王成貴的老叔在一家大糖坊里當案子師傅,他打小跟老叔學吹糖人,動物、人物、花草都會吹捏,甚至會動會走。再說,這手藝也是老人一輩子傳下來的玩藝呀。
近日,在天津舉行的非遺市集上,葉雕技藝非遺傳承人劉學會以時尚創意葉雕作品成功地吸引了大批粉絲。甚至這些年,他還不斷嘗試,將自己對天津的情懷融入葉雕。
紫砂作為中華藝術的一枝奇葩,反映了中國文人的審美趣味,蘊含著濃厚的本土美學精抻,是我國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文人墨客為紫砂壺撰寫壺銘,或以書畫入壺,使壺藝兼文學書畫篆刻于一體,從而提升了茗壺的文化藝術品位、使其蘊含了更深厚的文化內涵。
西安飯莊創建于1929年,由陜西民間名廚匯聚而成,是陜西省西安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單位,其陜菜和陜西風味小吃制作技藝被列入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面對非遺文化傳承人這個稱號他是這樣說的,“我只是一名廚師。中國是文化大國,西安是文化之都,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