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范素娟 劉曉雨 王晟睿 濰坊報道
1月4日上午10時,隨著“3、2、1……”的倒數聲,山東省非遺年貨購物節線上直播在齊魯文化(濰坊)生態保護區綜合傳承教育實踐基地非遺直播中心正式開播,據了解,“山東省非遺年貨購物節暨膠東五市云上購物節 非遺年貨大集”系列活動是由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濰坊市文化和旅游局聯合青島、煙臺、威海、日照市文化和旅游局承辦,齊魯文化(濰坊)生態保護區服務中心具體執行的一項非遺大型活動。
在開播現場,齊魯文化濰坊生態保護區服務中心主任高增光表示,“本次線上非遺購物節貨物琳瑯滿目,為了方便線上‘趕大集’的網友們和線下購買的市民朋友能夠體驗到山東省的非遺,1月13日起,我們還在活動現場準備了全省16地市的精品非遺年貨,另外還準備了戲曲、曲藝、書法、書畫等體驗項目,讓大家可挑選的貨物滿滿,精神享受滿滿,共同度過一個歡樂吉慶祥和的兔年春節。”
隨后,本次購物節主播之一的劉婧告訴記者,直播間將展售來自全省各地的非遺好物,包括手工藝品、非遺美食及部分文創。她表示,自己非常熱愛非遺文化,對這方面特別感興趣,所以想借此機會能夠多多實踐,為傳播非遺文化盡自己的一份力。
齊魯文化(濰坊)生態保護區綜合傳承教育實踐基地負責人邱華偉向記者介紹,為了在直播的同時更好的向網友傳播傳統文化、講述非遺知識,本次購物節特地挑選了一批高素質高學歷且熱愛傳統非遺的主播擔綱。“例如主播劉婧,她是浙江傳媒學院廣播電視新聞專業的研究生,之前也有非常豐富的直播經驗,此外還有中國傳媒大學等高校的畢業生,經過專業培訓后組建了現有的主播團隊”
本次非遺購物節,線上的網友朋友們可以通過抖音平臺搜索“濰有尚品”和“云尚非遺”直播間進行觀看和購買,濰坊當地的市民朋友們可以來到基地進行線下購買。齊魯文化(濰坊)生態保護區綜合傳承教育實踐基地非遺直播中心共開設6個直播間,由20余位資深主播,從臘月十三到小年,將進行全天10小時的滾動直播,保障網友朋友們觀看、娛樂、采購的熱情需求。
在今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要求下,香文化也需要我們后人來研習并發揚光大,并從中提升形而上的思想價值,以影響今人的文化品格和審美趣味。
紫砂作為中華藝術的一枝奇葩,反映了中國文人的審美趣味,蘊含著濃厚的本土美學精抻,是我國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文人墨客為紫砂壺撰寫壺銘,或以書畫入壺,使壺藝兼文學書畫篆刻于一體,從而提升了茗壺的文化藝術品位、使其蘊含了更深厚的文化內涵。
西安飯莊創建于1929年,由陜西民間名廚匯聚而成,是陜西省西安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單位,其陜菜和陜西風味小吃制作技藝被列入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面對非遺文化傳承人這個稱號他是這樣說的,“我只是一名廚師。中國是文化大國,西安是文化之都,常
首先登場的諸城茂腔小戲《諸城燒肉》,是最讓本地市民感到親切的非遺項目。諸城剪紙、諸城綠茶、諸城燒肉等非遺項目,也用不同藝術方式,向濰坊市民進行了展示。
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十笏園非遺空間,了解下這四項最新獲選的非遺項目吧~同時還設有拉胚成型體驗、文創手作陶藝體驗和陶印兩項非遺體驗區,旨在深入挖掘傳承濰坊陶藝文化歷史,向學員們傳授非遺知識,讓他們可以在濰坊不出遠門,親自參與制作和體驗,親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