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城傳說等19個項目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湖南雨花非遺館供圖
中新網長沙6月2日電(向一鵬)6月1日晚,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展示主場活動暨第三屆湖南非遺購物節在雨花非遺館啟動。記者從現場獲悉,截至目前,湖南共有國家級代表性項目137個、省級代表性項目410個、非遺工坊166家,數量和市場化程度等指標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當晚,非遺工坊、非遺企業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宣傳展示近百個非遺項目,包括傳統美食、傳統手工藝、文創產品等。現場,土家織錦、瀏陽夏布、岳州扇、龍須草席、中方斗笠等手工藝品制作精巧,江永女書、湘繡、木藝、漢服發簪等文創產品琳瑯滿目,臭豆腐、平江香干、漢壽米糕、寶慶豬血丸子、東安雞等美食備受追捧。
線上則將舉辦湖南非遺好物大推送活動。多家非遺工坊、非遺老字號、非遺企業網上店鋪開展打折優惠,并依托阿里巴巴、京東、抖音、快手等電商平臺集中推送。同時,免費發放7.5萬元非遺消費券,激發非遺市場活力,讓人民群眾共享非遺保護成果。
“從2020年起湖南搭建了線上平臺,推出了200多種非遺產品。其中,國家級非遺項目侗錦制成的文創包等產品深受消費者喜愛?!睋〇|湖南非遺商城負責人楊潔介紹,此次非遺購物節開辟了直播渠道,每晚都有直播活動。“我們準備了釉下彩瓷、湘繡、竹編等多種非遺產品,并邀請了非遺傳承人擔任主播進行推介?!?/p>
啟動儀式現場,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廳發布了湖南非遺宣傳片,還舉行了湖南省第五批國家級代表性項目授牌儀式。去年,老司城傳說、嘉禾伴嫁歌、巫家拳、君山銀針茶制作技藝等19個項目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據悉,啟動儀式后,全省各地還將舉行309場線上線下活動,營造濃厚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氛圍,全域化推動非遺發展。
為了給熱愛非遺的孩子們搭建宣傳展示平臺,為期12天的“拾遺仔仔少兒非遺主題藝術展”也于當天同步開啟,來自多所小學72件精致美妙的兒童非遺作品參展,共展示了扎染、拼布、皮影戲、活字印刷、剪紙等8項非遺技藝。同時,還開設了“非遺云上課堂”,教授公眾非遺技藝,普及非遺知識。
據了解,本次活動由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長沙市文化旅游廣電局、長沙市雨花區人民政府承辦。(完)
人生七十古來稀,而今年已70歲高齡的“撲蝴蝶”非遺文化表演者李廣武卻像個生龍活虎的年輕人,每日輾轉騰挪,又撲又跳地活躍在古城非遺展演現場,成為古城游的一道亮麗風景,深受中外游客喜愛。
在長沙瀏陽,張坊鎮上洪村道官沖非遺生態村正以豐富的體驗項目帶領游客“玩轉”非遺。這是五一期間研學館與篷蒲皮影合作推出的新體驗。據了解,道官沖目前正在建設活字印刷研學館與皮影戲館,以期為游客了解學習傳統文化、非遺生態提供更多元的選擇。
據了解,此次被授予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崖柏根雕,還有專門的收藏協會名為保定市崖柏收藏協會,該協會于2021年4月份成立,協會的成立使保定市崖柏行業有了專業的協會指導,眾多喜歡崖柏、收藏崖柏的市民也有了專業的知識交流平臺。除此之外,
曹靜怡)日前,第九批金華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公布,這批名錄共認定非遺代表性項目47項。如今,金華酸茶基地依托婺城區塔石鄉獨特的生態環境,每一道工序嚴格遵循古法,精益求精。從民間技藝到一項非遺名錄,這項習俗濃縮了千年農耕文明的生存智
首先登場的諸城茂腔小戲《諸城燒肉》,是最讓本地市民感到親切的非遺項目。諸城剪紙、諸城綠茶、諸城燒肉等非遺項目,也用不同藝術方式,向濰坊市民進行了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