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女正在和劉榮喜一起煮螺。劉俊聰攝
中新網柳州10月19日電題:螺螄粉“鮮爽”的關鍵廣西稻田里的“非遺美食”令人垂涎
作者劉俊聰
大大小小的田螺和石螺,在豬骨熬制的高湯中翻滾,再搭配上香菜、酸筍、羅漢果等十余種輔料,即便相隔甚遠,其獨特鮮香的味道依然能直鉆鼻腔,令人垂涎欲滴。
在廣西柳州市柳北區沙塘鎮上垌村,60歲的劉榮喜正在手法嫻熟地制作“煮螺”,性格和藹的他已是三個孩子的爺爺,孩子們都圍在身邊吵鬧,期待著這鍋美味的完成。
“煮螺”不僅是一道獨具地方特色的美食,同時也是“網紅小吃”螺螄粉的關鍵湯底。
煮制好的螺螄浸泡在鮮紅油亮的湯汁內,食客用牙簽將吸滿湯汁的螺肉一口“嗦”入,集鮮、香、酸、辣、爽于一體的Q彈口感在嘴中縈繞。
“這道美食的制作既簡單也不簡單,其選用的食材非常樸素,但對火候、食材搭配的要求卻十分考究。”劉榮喜說道。
集鮮、香、酸、辣、爽為一體的煮螺。劉俊聰攝
柳州人酷愛吃螺螄,其歷史可追溯至兩萬年前。而柳州人吃螺螄的方式更是創意十足,炒螺螄、煮螺螄、螺螄鴨腳煲等烹飪方式層出不窮,而螺螄粉更是迅速“出圈”,受到海內外食客的熱捧。
劉榮喜所在的上垌村,地處柳州市郊的群山之間,因其生產優質稻米而聞名。長期以來,在稻田中生長的肥美田螺一直是村民們餐桌上的美味。
“20世紀80年代,上垌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會煮螺,只需放上一點鹽煮制,味道也十分鮮美。螺螄粉也是那個時候出現的。”劉榮喜說道。
當時,劉榮喜的母親陸玉金來到臨近的沙塘鎮,開了一家販賣煮螺和螺螄粉的小店。因口感鮮香美味,深受當地食客的歡迎。
一鍋令人垂涎欲滴的煮螺。劉俊聰攝
2005年,在外拼搏多年的劉榮喜回到家鄉,自幼喜歡做飯的他接過母親煮螺技藝的接力棒,并在用料和烹飪方式上進行改進,讓煮螺的口感更加豐富。
如今,劉榮喜已煮螺近20年。這些小如指尖、大如金桔的美味煮螺,吸引不少食客慕名前來訂購。
2022年,上垌劉榮喜的煮螺技藝入選柳州第八批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作為項目傳承人,劉榮喜希望煮螺技藝能為柳州螺螄粉產業注入文化內涵。
“柳州螺螄粉已遠銷海內外,深受民眾喜愛。作為柳州螺螄粉的衍生美食,我們計劃籌建煮螺體驗館,讓更多人感受到‘嗦螺’文化的魅力。”劉榮喜說道。(完)
南京夫子廟作為中國四大文廟之一,不僅是歷史文化勝地,更是美食愛好者的天堂。這里匯聚了金陵小吃的精華,從百年老字號到街頭巷尾的煙火氣,每一口都是南京人味蕾的記憶。夫子廟美食中藏著連老南京都可能忽略的彩蛋——狀元豆。近年來,夫子廟的美食地圖不斷
現場主辦方發布5條非遺美食線路,通過“美食+非遺+景區”立體化模式,打造沉浸式文旅消費新場景,邀請游客在游山西好風光的同時解鎖三晉美食密碼。
這些可以吃的“非遺”,帶著人間煙火傳承著一座城市的歷史味道。即墨田橫香餑餑周氏流亭豬蹄制作技藝被列為青島市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香酥雞是魯菜中的特色菜之一,盛行于青島、煙臺等地區。
以下是青島的十款特色美食,每一道都承載著這座城市的煙火氣與文化底蘊。辣炒蛤蜊是青島美食的靈魂,是這座城市寫給大海的贊美詩。海腸撈飯是青島高端海鮮菜品的代表,將大海的鮮美與米飯的質樸演繹到了極致。這道菜看似簡單,卻完美詮釋了青島菜“以鮮為魂”
據了解,此次被授予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崖柏根雕,還有專門的收藏協會名為保定市崖柏收藏協會,該協會于2021年4月份成立,協會的成立使保定市崖柏行業有了專業的協會指導,眾多喜歡崖柏、收藏崖柏的市民也有了專業的知識交流平臺。除此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