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從安徽合肥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獲悉,日前,2021年合肥市非遺數字化平臺建設招標工作完成,這意味著我市非遺數字化平臺建設邁出關鍵一步。據了解,該項目重點開展合肥市非遺項目數字化轉化和數字化傳播工作,項目的創新應用將大大促進數字化非遺創意產品的研制,最大程度地讓社會大眾共享非遺保護成果。
在數字化轉化方面,該項目將借助三維掃描、數據融合、三維建模、三維注冊等技術對合肥文化館中展示的主要非遺項目信息進行數字化整理,包括項目起源發展、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傳承技藝、創新演繹等,從而形成與數字化轉化初步建設相應的非遺數據庫。
在數字化傳播方面,該項目將借助擴展現實技術為社會大眾提供基于智能終端的文化獲取服務,一方面非遺保護中心可以通過項目研制的“AR合肥非遺”軟件打造適用于互聯網展示傳播的軟件平臺,服務非遺傳習基地、傳承人、教育傳習基地,服務“七進”活動,積極推動非遺傳承傳播;另一方面完善非遺展示場館的數字化展示能力,參觀者利用手機攝像頭“掃一掃”就可以體驗以圖文、聲像、動漫、游戲、三維等表現手法制作的沉浸式非遺數字化展示內容,并借助人機交互技術使參觀者可以通過智能終端與“活起來”的非遺進行互動、參與體驗游戲。
此外,該項目通過基于擴展現實技術的合肥非遺展示傳播平臺建設技術研究,創新非遺數字化資源庫建設,用圖文聲像、動漫、AR、VR、體感、游戲等多媒體、浸入式方式呈現非遺瑰寶,提高非遺的傳播性和公眾接受度,更好地提高公民文化素養、傳承徽文化。
人生七十古來稀,而今年已70歲高齡的“撲蝴蝶”非遺文化表演者李廣武卻像個生龍活虎的年輕人,每日輾轉騰挪,又撲又跳地活躍在古城非遺展演現場,成為古城游的一道亮麗風景,深受中外游客喜愛。
在長沙瀏陽,張坊鎮上洪村道官沖非遺生態村正以豐富的體驗項目帶領游客“玩轉”非遺。這是五一期間研學館與篷蒲皮影合作推出的新體驗。據了解,道官沖目前正在建設活字印刷研學館與皮影戲館,以期為游客了解學習傳統文化、非遺生態提供更多元的選擇。
據了解,此次被授予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崖柏根雕,還有專門的收藏協會名為保定市崖柏收藏協會,該協會于2021年4月份成立,協會的成立使保定市崖柏行業有了專業的協會指導,眾多喜歡崖柏、收藏崖柏的市民也有了專業的知識交流平臺。除此之外,
曹靜怡)日前,第九批金華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公布,這批名錄共認定非遺代表性項目47項。如今,金華酸茶基地依托婺城區塔石鄉獨特的生態環境,每一道工序嚴格遵循古法,精益求精。從民間技藝到一項非遺名錄,這項習俗濃縮了千年農耕文明的生存智
首先登場的諸城茂腔小戲《諸城燒肉》,是最讓本地市民感到親切的非遺項目。諸城剪紙、諸城綠茶、諸城燒肉等非遺項目,也用不同藝術方式,向濰坊市民進行了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