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加強非遺系統性保護?促進可持續發展”——2023年湖南非遺展示體驗月系列活動在湖南省文化館啟動。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廳、湖南省直機關工委、湖南省直機關婦工委相關負責人參加啟動儀式。
本次活動由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廳指導、湖南省文化館(湖南省非遺保護中心)主辦,旨在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非遺保護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總結非遺系統性保護的經驗成果,增強文化認同,堅定文化自信,讓湖南非遺更好地融入人民的日常生活,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非遺保護傳承的濃厚氛圍。
啟動儀式現場,省直機關婦工委向十八洞苗繡鄉村振興示范基地贈予了“非遺賦能新湖南,巾幗建功新時代”湘繡作品;非遺實物征集成果展、鄉村振興成果展、非遺研學體驗分別展現了湖南非遺保護工作的累累碩果。
近年來湖南非遺展示體驗月系列活動啟動,湖南省非遺保護中心針對國家級和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征集實物藏品資料,先后征集了80套湘繡針法演繹作品、108幅土家織錦傳統配色圖案作品、88件侗錦織造技藝傳統圖案作品、165個曾金貴湘劇臉譜作品等。
據悉,此次湖南非遺展示體驗月系列活動將持續至6月20日,通過演藝、展覽、研學、體驗四種形式呈現精彩內容,重點展示非遺賦能鄉村振興、非遺研培、非遺實物征集等湖南非遺保護工作成果。活動期間,湖南非遺展示體驗館還將舉行剪紙、傳統和香制作技藝、面塑制作技藝等非遺研學體驗活動。
下一篇
而今年的春節,我特意“尋找”著非遺蹤跡,與它快快地見面,看看它到底長啥樣。大年三十的春晚上,當李子柒小姐姐穿著璀璨的非遺服裝登上舞臺時,我睜大了眼睛驚嘆不已。我看到攤位旁的介紹,原來剪紙也是“非遺”的一種,它代表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和追求
近日,記者走進南昌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萬家繪染布畫”傳承人萬陽智的工作室內,一幅繪染布畫《雄鷹振翅圖》現場繪就而成。
在今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要求下,香文化也需要我們后人來研習并發揚光大,并從中提升形而上的思想價值,以影響今人的文化品格和審美趣味。
俞平是上海漆器制作技藝與顧村俞氏百寶鑲嵌的第四代傳承人。那時的上海漆器界,能獨立完成百寶鑲嵌的工匠,唯有他和父親。漆器鑲嵌是漆器制作技藝和百寶鑲嵌制作技藝相結合的一門綜合復雜技藝,涵蓋美工設計、木工、漆工、鑲嵌、開紋、描金等工序,整體制作難
館內展陳集圖文、實物、視聽、手作和交流于一體,體現了“非遺盛宴、古都寶典、活態體驗、多維呈現”的鮮明特色;通過“非遺館探秘”“劇本殺”等新型表現方式,促進非遺融入生活,成為時尚,推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