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頭條帶你看河北##河北文旅看圖識景#
定州緙絲織造技藝。資料片(新華社)
文化和旅游部對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予以公示。河北省有15個非遺項目入選,其中新入選項目5個,擴展項目10個。
蔚縣打樹花。河北日報資料片
記者進一步了解到,5個新入選項目,分別是邢臺市“南路絲弦”、滄州黃驊市“賈氏青萍劍”、定州市“定州緙絲織造技藝”、保定市定興縣“定興書畫氈制作技藝”、邯鄲市大名縣“小磨香油制作技藝”;10個擴展項目,分別是唐山灤州市“灤州地秧歌”、邢臺沙河市“沙河皮影戲”、唐山市灤南縣“樂亭大鼓”、保定市“孫氏太極拳”、邯鄲市廣平縣“盧氏太極拳”、衡水市饒陽縣“饒陽刻銅”、保定市徐水區“劉伶醉酒釀造技藝”、保定市清苑區“清苑傳統制香制作技藝”、承德市“腰痛寧組方及其藥物炮制工藝”、張家口市蔚縣“蔚縣打樹花”。
沙河皮影戲走進校園。 資料片(新華社)
自2019年起,文化和旅游部開展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申報工作。本批次全國共申報943個項目。近年來,文旅部為改變非遺“重申報、輕保護”的現象,加大保護力度,對國家級非遺名錄數量嚴格把控,評審標準更加完備。此前,我省共有149個項目正式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總數居全國第四。其中第一批40個,第二批78個,第三批15個,第四批16個。蔚縣剪紙、豐寧滿族剪紙、唐山皮影戲、楊氏太極拳、武氏太極拳,王其和太極拳6個項目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人生七十古來稀,而今年已70歲高齡的“撲蝴蝶”非遺文化表演者李廣武卻像個生龍活虎的年輕人,每日輾轉騰挪,又撲又跳地活躍在古城非遺展演現場,成為古城游的一道亮麗風景,深受中外游客喜愛。
近日,記者走進南昌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萬家繪染布畫”傳承人萬陽智的工作室內,一幅繪染布畫《雄鷹振翅圖》現場繪就而成。
在長沙瀏陽,張坊鎮上洪村道官沖非遺生態村正以豐富的體驗項目帶領游客“玩轉”非遺。這是五一期間研學館與篷蒲皮影合作推出的新體驗。據了解,道官沖目前正在建設活字印刷研學館與皮影戲館,以期為游客了解學習傳統文化、非遺生態提供更多元的選擇。
在今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要求下,香文化也需要我們后人來研習并發揚光大,并從中提升形而上的思想價值,以影響今人的文化品格和審美趣味。
據了解,此次被授予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崖柏根雕,還有專門的收藏協會名為保定市崖柏收藏協會,該協會于2021年4月份成立,協會的成立使保定市崖柏行業有了專業的協會指導,眾多喜歡崖柏、收藏崖柏的市民也有了專業的知識交流平臺。除此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