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徐來、荷香四溢,6月21日上午,以“夏·風定池蓮自在香”為主題的蘇州市姑蘇區《夏日荷荷》非遺文創作品展、姑蘇區桃花塢優秀攝影作品及桃花塢LOGO 發布會系列活動正式開幕。
“創意·四季桃花塢”系列主題活動旨在進一步將桃花塢歷史文化片區打造成為吳文化的重要窗口、非物質文化遺產集中展示區和古城旅游的新亮點,再現桃花塢地區悠久的文化歷史及獨特的人文內涵。
為進一步挖掘唐寅文化及桃花塢木刻年畫非遺產品的知名度,姑蘇區在今年3 月舉辦“風雅桃花塢”標識LOGO 設計大賽,征集具有桃花塢特色的創意標識設計產品,自開賽以來共征集到百余件LOGO 作品,71 幅作品進入初賽。經過為期兩個月的線上評選,共有10 名優秀選手進入最后角逐,最終奪冠的是集書道、年畫、唐寅、桃花塢街道粉墻黛瓦多種元素巧妙融合于一體的桃花塢LOGO,既體現出了桃花塢的文化歷史,又展現出了當今桃花塢正揚帆起航、積極進取、意氣風發的精神風貌。
創意四季·桃花塢攝影比賽征稿共收到參賽影像3500 余張,通過攝影家獨特的角度,對桃花塢的自然人文風光進行一次集中的展示,也是桃花塢發展變化的一次歷史回顧。姑蘇區委、區政府舉辦的創意·四季桃花塢“夏日荷荷”非遺文創作品緊扣夏荷主題,作品中既有市民耳熟能詳的蘇州燈彩、蘇繡、核雕、制扇、緙絲、剪(刻)紙,也有發繡、牙雕、金銀細工和琥珀雕刻等匠心獨運的傳統手工藝作品。50 余件巧奪天工、飽含創意的非遺文創作品,見證了祖國70年生活日新月異的發展變遷,凝聚著姑蘇非遺傳承人對新時代的殷殷祝福。
本次“創意?四季桃花塢”非遺文創作品展、攝影作品展及桃花塢LOGO的正式發布,意味著一個新的開始,更意味著桃花塢將以全新的姿態面向世界,在樹立“桃花塢”文創品牌的同時,打造成集蘇州文化及產業創新發展的賦能中心。
揚子晚報/揚眼記者 周曉青
人生七十古來稀,而今年已70歲高齡的“撲蝴蝶”非遺文化表演者李廣武卻像個生龍活虎的年輕人,每日輾轉騰挪,又撲又跳地活躍在古城非遺展演現場,成為古城游的一道亮麗風景,深受中外游客喜愛。
而今年的春節,我特意“尋找”著非遺蹤跡,與它快快地見面,看看它到底長啥樣。大年三十的春晚上,當李子柒小姐姐穿著璀璨的非遺服裝登上舞臺時,我睜大了眼睛驚嘆不已。我看到攤位旁的介紹,原來剪紙也是“非遺”的一種,它代表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和追求
近日,在天津舉行的非遺市集上,葉雕技藝非遺傳承人劉學會以時尚創意葉雕作品成功地吸引了大批粉絲。甚至這些年,他還不斷嘗試,將自己對天津的情懷融入葉雕。
西安飯莊創建于1929年,由陜西民間名廚匯聚而成,是陜西省西安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單位,其陜菜和陜西風味小吃制作技藝被列入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面對非遺文化傳承人這個稱號他是這樣說的,“我只是一名廚師。中國是文化大國,西安是文化之都,常
館內展陳集圖文、實物、視聽、手作和交流于一體,體現了“非遺盛宴、古都寶典、活態體驗、多維呈現”的鮮明特色;通過“非遺館探秘”“劇本殺”等新型表現方式,促進非遺融入生活,成為時尚,推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