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是東夷文化發源地之一,也是鳥蟲篆古文字原始發原地之一。2022年5月,隨著青島市市南區文化旅游局的文化進萬家活動,國家級非遺項目鳥蟲篆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娘家青島,落戶青島市市南區。
早在七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青島地區早期的東夷族先民,創造了青島地區最早的人類文明,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物古跡。這些歷史文物遺址,記錄了原始社會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 龍山文化遺址等,為鳥蟲篆古文字的產生與演化提供了歷史證據。
考古發現,使用鳥蟲篆古文字的諸候國有十四個, 其中齊國、邾國位于山東境內。使用鳥蟲篆古文字的齊國, 從地理上包含著青島,鳥蟲篆古文字是宮廷貴族使用的文字,這些為青島曾經使用鳥蟲篆古文字提供了間接的證據。
鳥蟲篆是中華民族的古文化瑰寶,是中國文字的先祖。鳥蟲篆稱鳥書或鳥蟲書,最早起源于七千年前東夷族的鳥圖騰崇拜,東夷族首領少昊用鳥命名百官。鳥蟲篆是商、周、春秋戰國、秦、漢時期中國大地的通用文字,它源于圖騰和商周時期的甲骨文、金文,一直伴隨著篆書整個時代。秦代統一六國后,廢除諸國文字,獨把鳥蟲篆保留下來,成為秦代八種書體、漢代六種書體之一。直至漢代以后,隨著篆書時代的結束,鳥蟲篆漸漸走下歷史舞臺,雖然篆書不再使用,鳥蟲篆卻仍在宮廷中傳至清代咸豐年間。清咸豐皇帝后,逐漸衍入民間,并在民間得到傳承。
王群才、容庚為鳥蟲篆第一代傳人,王宣斌為第二代傳人,王祥云為第三代傳人。如今,王祥云帶領56名鳥蟲篆第四代、第五代傳承人,矢志不渝的開展對鳥蟲篆古文字的傳承、研究與保護。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薄克國 通訊員 董志剛 報道)
這些可以吃的“非遺”,帶著人間煙火傳承著一座城市的歷史味道。即墨田橫香餑餑周氏流亭豬蹄制作技藝被列為青島市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香酥雞是魯菜中的特色菜之一,盛行于青島、煙臺等地區。
以下是青島的十款特色美食,每一道都承載著這座城市的煙火氣與文化底蘊。辣炒蛤蜊是青島美食的靈魂,是這座城市寫給大海的贊美詩。海腸撈飯是青島高端海鮮菜品的代表,將大海的鮮美與米飯的質樸演繹到了極致。這道菜看似簡單,卻完美詮釋了青島菜“以鮮為魂”
香包非遺2月17日,甘肅省文旅推介團走進青島,舉辦“好客山東·如意甘肅”雙向游暨“山東人隴上游”甘肅文旅推介活動,歡迎青島市民樂享暢游如意甘肅。琳瑯滿目的甘肅文創產品市集和隴原非遺技藝展示,讓不少青島市民對“如意甘肅”心向往之。一件件精美的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石培璋林少麗記者羅勉近日,汕頭市潮南區委宣傳部、潮南區文廣新局聯合在該區文化館前廣場舉辦“非遺記憶·文化潮南”2019非遺項目展示展演暨非遺項目和傳承人頒牌儀式。
品民俗小吃賞非遺技藝手工藝展的趕會市民這下有福了春節節會中必不可少的還有吹糖人等民間手藝人青島非遺美食,極富青島特色青島非遺美食,尤其受孩子的喜愛屆時,這項老少皆愛的青島民俗活動,也將讓眾多游客和市民大飽眼福美食街現場。迷你版糖球5元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