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網訊 這是一場非遺與現代的碰撞,也是一次傳承與創新的融合。日前,2024年度南京市職工技能大賽——非遺文化創意設計技能競賽在秦淮非遺館舉行。南京非遺傳承人、民間藝人、優秀設計師匯聚一堂,通過交流、培訓、比拼,讓技藝更加精湛,讓作品更加出彩。
本次非遺文化創意設計競賽以宣傳、傳承、創新和利用非遺為宗旨,自6月份開始作品征集,吸引了各方的踴躍參與。經過初賽和復賽,最終34名選手脫穎而出、入圍決賽,并產生了一二三等獎以及特別設計獎。選手們通過深度挖掘南京地域文化特色,將特色非遺資源巧妙融入設計,以高超的技藝向世人展示了南京的獨特韻味。登科密馬系列、十二龍九鳳冠、漆遇秦淮、漆器桌面屏風、秦淮工匠系列文創等作品獨具匠心,將會轉化為彰顯南京特色和形象的文旅消費品,其中的佳作也必將產生良好的社會價值和市場價值,進一步助推南京秦淮文商旅融合繁榮發展。
一直以來,南京市秦淮區高度重視宣傳推廣非遺文化,聚力非遺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扎實做好非遺的系統性保護。近年來,秦淮區總工會打造了南京夫子廟民間工藝技能競賽、小吃制作大賽、秦淮非遺創意設計大賽等一系列具有秦淮特色的勞動競賽品牌,已成為南京市和秦淮區傳承民間工藝、創意文化產業的重要平臺,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重要載體,塑造秦淮旅游文化形象的重要舞臺,保護非遺資源、選樹優秀人才的重要途徑,提高職工素質、做好民生實事的重要舉措,讓非遺之花在金陵的文化沃土上綻放出時代芳華。
(江蘇工人報記者陶睿)
以下是青島的十款特色美食,每一道都承載著這座城市的煙火氣與文化底蘊。辣炒蛤蜊是青島美食的靈魂,是這座城市寫給大海的贊美詩。海腸撈飯是青島高端海鮮菜品的代表,將大海的鮮美與米飯的質樸演繹到了極致。這道菜看似簡單,卻完美詮釋了青島菜“以鮮為魂”
梧溪村茶農在曬茶青。南洋鎮水仙茶產量又以梧溪村為最,全村共種植水仙茶近萬畝,可謂戶戶有茶園,家家會制茶。今年59歲的龍巖市級水仙茶非遺技藝傳承人李發金,在梧溪村種茶已有30多年,見證了水仙茶產業的發展歷程。一棵水仙茶,帶動了梧溪村的高質量發
在長沙瀏陽,張坊鎮上洪村道官沖非遺生態村正以豐富的體驗項目帶領游客“玩轉”非遺。這是五一期間研學館與篷蒲皮影合作推出的新體驗。據了解,道官沖目前正在建設活字印刷研學館與皮影戲館,以期為游客了解學習傳統文化、非遺生態提供更多元的選擇。
在西北的時光畫卷中,臨夏市始終是一片被匠心點亮的土地。這里,銅壺技藝如璀璨星辰,閃耀著代代匠人的巧思。【河州記憶】第五期,讓我們走進《河州銅壺》的細膩世界,看巧匠揮錘間,如何讓尋常銅材流淌出溫潤人心的臨夏暖意。銅藝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
近日,在天津舉行的非遺市集上,葉雕技藝非遺傳承人劉學會以時尚創意葉雕作品成功地吸引了大批粉絲。甚至這些年,他還不斷嘗試,將自己對天津的情懷融入葉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