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端新聞記者 黃亞芳
五彩斑斕的棉布,經過王彩紅一針一線的縫制后,一只只活靈活現的布藝兔子就呈現在眼前......
今年春節,來自河南省駐馬店市的省級非遺香包制作技藝傳承人王彩紅精心創作了一批牡丹圖案的布藝小兔子,她告訴記者,牡丹有富貴祥和之意,將美好的祝福融入小兔作品中,希望傳統手工為春節增加喜慶的氣氛。
記者了解到,王彩紅兒時起就跟隨姥姥學習傳統手工制作,幾十年來練就了一手好手藝。多年來,為傳承民間藝術,她扎根民間,把古典和現代結合起來創新作品,備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
令她意想不到的是,今年的新作品“生肖兔”不僅在上海、蘇州、廣州等南方地區很受歡迎,銷往了國內許多特色景區,甚至通過她在社交媒體的宣傳,還吸引了來自美國、澳大利亞等海外華人和外國友人的喜愛。
“我經常在個人的社交媒體推出新作品,春節前夕,一些身在國外的華人通過線上渠道聯系到我,想要購買這些小兔子,我也在不斷地制作給他們發貨,我認為通過這種方式讓外國人了解中國的生肖文化,非常有意義。”王彩紅說。
“凡圖必有意,有意必吉祥”是香包獨特的文化特征。王彩紅選取的題材多為十二生肖或寓意吉祥如意的物品。在她看來,傳統的手工要結合當下的生活,根據節日特征和生肖的形象不斷進行新的創作,讓人們愿意把自己喜歡的作品買回家,這才是最好的傳承。
[ 責編:王宏澤 ] 閱讀剩余全文()
而今年的春節,我特意“尋找”著非遺蹤跡,與它快快地見面,看看它到底長啥樣。大年三十的春晚上,當李子柒小姐姐穿著璀璨的非遺服裝登上舞臺時,我睜大了眼睛驚嘆不已。我看到攤位旁的介紹,原來剪紙也是“非遺”的一種,它代表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和追求
近日,在天津舉行的非遺市集上,葉雕技藝非遺傳承人劉學會以時尚創意葉雕作品成功地吸引了大批粉絲。甚至這些年,他還不斷嘗試,將自己對天津的情懷融入葉雕。
在今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要求下,香文化也需要我們后人來研習并發揚光大,并從中提升形而上的思想價值,以影響今人的文化品格和審美趣味。
各商圈紛紛推出非遺潮玩集市今年春節,非遺潮玩集市在重慶各大商圈可謂是遍地開花,消費者絡繹不絕。記者了解到,今年春節期間,重慶各大景區、商圈的非遺傳統表演已不下百場,打卡非遺年俗已然成為今年春節消費市場的頂流。
館內展陳集圖文、實物、視聽、手作和交流于一體,體現了“非遺盛宴、古都寶典、活態體驗、多維呈現”的鮮明特色;通過“非遺館探秘”“劇本殺”等新型表現方式,促進非遺融入生活,成為時尚,推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