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海報。杭州文化廣電旅游局 供圖
中新網浙江新聞9月24日電 (謝盼盼 王題題 姜雄)9月23日,以“一眼千年 杭州人類非遺讓你看見!”為主題的杭州人類非遺項目LOGO征集大賽正式啟動。大賽的舉辦旨在為杭州非遺的傳承和保護助力,讓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和合共生,彰顯杭州城市的文化自信。
此次LOGO征集大賽由杭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主辦,當日起至10月23日17:00,將面向全球征集杭州四大人類非遺項目(5個子項)的LOGO設計方案。
屆時,征集的作品將通過專家評分和網絡投票的形式進行兩輪評選,并于11月初評出15名獲獎者,即每個子項目評選出3名,分獲“最佳設計獎”“優秀設計獎”和“優秀創意獎”,每位獲獎者將分別給予8000元、1500元、1000元的獎勵。
在杭州這片歷史悠久的土地上,有著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它們如閃亮的珍珠散落在杭州各處,珍藏著城市發展的寶貴文化記憶。而在眾多的非遺項目中,“人類非遺”項目可謂是熠熠生輝。
目前,杭州已有入選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項目4項(5個子項),即中國篆刻(西泠印社金石篆刻)、中國蠶桑絲織技藝(余杭清水絲綿制作技藝、杭羅織造技藝)、中國古琴藝術(浙派古琴藝術)和中國二十四節氣(半山立夏習俗)等。如今,它們已作為全球文化形態進入了人類文明傳承、保護和發展的視野。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大賽是杭州首次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征集LOGO,也是杭州非遺保護工作的一次全新嘗試。此舉旨在增進眾人對非遺的了解和熱愛,提高全社會對非遺保護工作的關注,推進杭州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完)
人生七十古來稀,而今年已70歲高齡的“撲蝴蝶”非遺文化表演者李廣武卻像個生龍活虎的年輕人,每日輾轉騰挪,又撲又跳地活躍在古城非遺展演現場,成為古城游的一道亮麗風景,深受中外游客喜愛。
在東北長白山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漢族和少數民族共同棲息,創造了燦爛的文化。他這一學才知道,原來王成貴的老叔在一家大糖坊里當案子師傅,他打小跟老叔學吹糖人,動物、人物、花草都會吹捏,甚至會動會走。再說,這手藝也是老人一輩子傳下來的玩藝呀。
在長沙瀏陽,張坊鎮上洪村道官沖非遺生態村正以豐富的體驗項目帶領游客“玩轉”非遺。這是五一期間研學館與篷蒲皮影合作推出的新體驗。據了解,道官沖目前正在建設活字印刷研學館與皮影戲館,以期為游客了解學習傳統文化、非遺生態提供更多元的選擇。
在今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要求下,香文化也需要我們后人來研習并發揚光大,并從中提升形而上的思想價值,以影響今人的文化品格和審美趣味。
據了解,此次被授予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崖柏根雕,還有專門的收藏協會名為保定市崖柏收藏協會,該協會于2021年4月份成立,協會的成立使保定市崖柏行業有了專業的協會指導,眾多喜歡崖柏、收藏崖柏的市民也有了專業的知識交流平臺。除此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