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訊 金虎辭舊歲,玉兔報新春。2023年春節,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與祥鵬航空聯合推出“新春·云上非遺”主題航班活動,把與春節有關的昆明非遺項目帶到飛機客艙。春節期間,乘坐祥鵬航空往返昆明的旅客們在飛機旅途中將度過一個傳統年味十足的春節,昆明市的非遺傳承人將帶著旅客們一起剪窗花、貼福字、品糕點、飲香茶、送吉祥,感受昆明文旅為游客送來的新春祝福,推介大美昆明詩情畫意、絢麗多姿的文旅資源。
“新春·云上非遺”主題航班活動,昆明市文旅局組織了非遺傳承人,把剪紙、昆明瓦貓、掐絲琺瑯彩畫、十里香茶制作技藝、安寧手工香制作技藝、斑銅制作技藝等與春節有關的昆明非遺項目帶上航班,與旅客們一起剪窗花、貼福字、品糕點、飲香茶、送吉祥,通過互動體驗,可謂讓旅客們五感神游彩云之南,周身縱覽春城之美。活動中,昆明“剪紙伉儷”汪元、段云麗2位非遺傳承人將跟隨航班,帶著旅客們一起剪窗花,營造“窗花既出,福倒登臨”的節日氛圍。
1月19日,“新春·云上非遺”迎來首個主題航班啟航,乘坐祥鵬航空8L9889/9890昆明=上海航班的旅客們親身體驗了精彩的活動。來自云南的楊女士說:“第一次在飛機上參加這樣的活動,大家都感受到了濃濃的年味,親自動手剪窗花很有趣,我們應該發揚傳承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來自上海的何先生說:“春節前我們全家去了云南很多地方旅游,沒想到回程時能參加這么棒的機上活動,為我們的云南之旅增添了精彩的結尾。”昆明“剪紙”傳承人汪元老師說:“此次活動很新奇,我第一次在飛機上教旅客剪紙,讓旅客近距離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我覺得很有意義。”
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活動的開展,是昆明市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推進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舉措,讓傳統節日成為凝聚文化共識、增強文化自信的重要載體,通過“文旅融合”各項活動和服務的開展,延伸公共文化服務的觸角,讓來到昆明的游客也感受到春城文化的溫暖,深度了解昆明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底蘊和魅力。祥鵬航空相關負責人表示,為進一步加快旅游市場復蘇、激活文旅市場消費潛力,祥鵬航空攜手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共啟“文旅+航空”合作新模式,讓飛機作為空中名片,助力昆明文旅宣傳,讓“詩”和“遠方”實現更好地聯結,形成“文旅+航空”融合互促生態圈,推動云南文化、旅游和航空事業蓬勃發展。
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與祥鵬航空聯合推出的2023年“新春·云上非遺”主題航班活動,讓往返昆明的人們不僅享受到特色的航空服務,更希望通過類似“新春·云上非遺”這樣蘊含城市文化特色內涵活動的開展,表達春城昆明熱情誠摯地邀請,歡迎更多的人到昆明旅游、到昆明生活、到昆明投資、到昆明追夢。
“天氣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斷四時春”,四季如春的昆明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多民族聚居的邊疆省會城市,是我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擁有豐富多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滇劇、花燈、阿詩瑪的傳說、昆明調,承載著昆明可以言說的歷史記憶;彝族火把節、苗族花山節、尋甸立秋節、盤龍寺及金殿廟會,走進昆明人的節慶生活,體驗不同民族的民風民俗;十里香茶、建新園過橋米線、吉慶祥云腿月餅,品嘗昆明的地方美味;斑銅、扎染、掐絲琺瑯彩畫、瓦貓、云子圍棋則是可以帶走的昆明風物記憶……703個非遺項目、844個非遺傳承人,87個非遺傳承基地及傳習館所,正在成為深度認識昆明的新觸角。
人生七十古來稀,而今年已70歲高齡的“撲蝴蝶”非遺文化表演者李廣武卻像個生龍活虎的年輕人,每日輾轉騰挪,又撲又跳地活躍在古城非遺展演現場,成為古城游的一道亮麗風景,深受中外游客喜愛。
在東北長白山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漢族和少數民族共同棲息,創造了燦爛的文化。他這一學才知道,原來王成貴的老叔在一家大糖坊里當案子師傅,他打小跟老叔學吹糖人,動物、人物、花草都會吹捏,甚至會動會走。再說,這手藝也是老人一輩子傳下來的玩藝呀。
在今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要求下,香文化也需要我們后人來研習并發揚光大,并從中提升形而上的思想價值,以影響今人的文化品格和審美趣味。
紫砂作為中華藝術的一枝奇葩,反映了中國文人的審美趣味,蘊含著濃厚的本土美學精抻,是我國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文人墨客為紫砂壺撰寫壺銘,或以書畫入壺,使壺藝兼文學書畫篆刻于一體,從而提升了茗壺的文化藝術品位、使其蘊含了更深厚的文化內涵。
西安飯莊創建于1929年,由陜西民間名廚匯聚而成,是陜西省西安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單位,其陜菜和陜西風味小吃制作技藝被列入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面對非遺文化傳承人這個稱號他是這樣說的,“我只是一名廚師。中國是文化大國,西安是文化之都,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