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了云南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145項)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62項),其中,西雙版納共18個項目入選,項目內容涵蓋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技藝、傳統舞蹈、傳統醫藥和民俗6大類。 具體
原標題:2022年最新:中國“世界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大全! 2022年6月11日是 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今年的活動主題是“文物保護:時代共進,人民共享”。 根據2005年12月22日國務院發布的《國務院關于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規定,自200
原標題:非遺傳承人的藝路繁花 盧仕華,1958年出生于廣南縣曙光鄉馬堡村委會花賽村,是廣南縣曙光鄉花賽村“弄婭歪”第七代傳人,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花賽村是世居壯族村寨,該村至今保留著歷久傳世的弄婭歪、手巾舞、洞經音樂以及傳統禮儀等原始古樸的壯族
海鹽滾燈 海鹽縣傳媒中心供圖 (新春走基層)“滾”出來的年味 浙江海鹽非遺技藝排練忙 中新網嘉興1月6日電 (張雨滴 劉建東)春節將近,走進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秦山街道新聯村文化禮堂排練室內,可以看到滾燈隊員們正在排練滾燈舞蹈《燈舞秦雄》,在鼓點的伴奏下,滾燈在
“大家好,我叫劉偉學,是杭州市余杭區紙傘制作技藝市級代表性傳承人。一把傘的制作至少要經過鋸竹、刮青、平頭、劈骨、鋸槽、削骨、糊傘、裝柄等70多道工序,整個過程急不得,一定要有耐心。”日前,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館)舉辦2022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
北京時間11月29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十七屆常會在摩洛哥拉巴特舉行,會上再傳喜訊:由我國單獨申報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項目正式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新一批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該項目由浙江省牽頭申報,至此,我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 尹曉宇 1月6日晚,非遺煥新紀實節目《新生萬物》在江蘇衛視開播。節目聚焦“新生”,一方面用發現者和體驗者的視角,陪伴觀眾領略非遺技藝如何在歲月傳承中歷久彌新;一方面以參與者和助力者的身份,挖掘文化精萃,打造非遺文創,為非遺“新生”賦能
原標題:【非遺科普】1分鐘帶你了解非遺 戰國時期皮鞜履 這是一雙皮鞋,出土于戰國時期。 從它時尚的造型來看 我們的鞋子兩千年其實也沒有什么太大變化 敦煌壁畫 唐代供養侍女像 敦煌壁畫里出現的唐朝產皮包 看這紋路、這材質 一點不輸當今的名牌包! 原來我們老祖宗一
(來源:深圳市工商聯(總商會)) 原標題:我的時尚新定義·對話皮革 | 魏素瑩:“非遺+皮革”實現更高質量發展 近日,深圳非遺生活文化產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魏素瑩接受人民網專訪,暢談非遺工藝與深圳皮革行業的深度結合,以及對行業研發設計、數字化的看法。她希望,通過“
一份技藝,一份傳承,一份堅持,一份守護……這些古樸精巧又底蘊深厚的山西非遺手工技藝品,無不鐫刻著深厚的歷史印跡,散發著它獨特的魅力,憑實力圈粉,山西非遺好物名不虛傳。 黎侯虎 “中國第一虎”黎侯虎是發祥于山西省長治黎城縣的漢族傳統手工藝品,因黎城古稱黎侯國而得